院系学工
院系学工

首页 > 院系学工 > 正文


同心战疫|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涵纳不确定感》专题讲座

18号,化材学院邀请到西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李岚溪老师为学院师生在线上作了《涵纳不确定感》专题心理讲座,旨在帮助学生调节疫情常态化下的情绪,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度过这段时间。学院全体学工干部、学生心理骨干、全体在校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1

讲座中,李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确定感的定义、产生原因、生理影响及解决方法。紧密连接当下疫情状态,结合各位同学的实际状况,对部分学生在面对疫情考验所产生的不确定感、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并强调要多关注正面、权威的信息,保持清醒,明确是非,不传谣不信谣,坚信“疫情终会过去,春天会如期而至”。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感触良多。

01

今天晚上听了李岚溪老师的讲座之后,更加深入了一些心理知识的概念,从不确定感的概念及其由来,还有所做出相应的反应等等角度给我们进行讲解。在疫情期间我们有部分学生存在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感觉到心慌、胸闷、失眠等心理问题,总是担心自己或家人会被感染上,反复洗手...这些都是我们面对疫情的正常心理反应,是人们进行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但是当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时,我们自我调适,调整心理状态,不要被负面情绪所控制。李老师教给我们一些切实的方法来处理不确定感带来的心理问题,给自己加油打气,让自己在困境中成长和历练。

——2018级基地班杨斌

2

02

一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习惯戴口罩的生活,习惯居家隔离的生活,在这种突发的状况下,我们心理难免会产生恐惧和焦虑,产生自我不确定感。我想每一个居家隔离的人也是这场战的一份子,能够自我调节也是一种力量,面对疫情下的心理变化,我们可以找一些一直想做有没有时间做的事让自己充实、让自己有规律的生活、拥抱自己当下的感受,去承认并接受它,让自己成长。我希望在疫情期间我们都能有稳定的心态,同期盼、共长安。

——20181班宋文雨

3

03

自从疫情暴发到现在,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防疫、战疫的信息,从学校到社会,随着确诊人数和隔离人数的不断攀登,人们难免形成紧张甚至恐慌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我们到底如何应对疫情期间的紧张情绪甚至偏激行为呢?西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李岚溪李老师讲座上说到,首先我们要多关注正面、权威的信息,但是我们自身也要保持清醒,对这个信息进行分析,而不是盲目的行动。第二,慎重发表和转发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发出的信息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慎重发表和转发信息,对

信息溯源,确认其权威性后再进行转发,是更负责任的行为。

——20183班王子悦

4

04

通过对心理讲座的学习,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心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新的体验带来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每天拥有好心情,打开自己心灵的窗口是快乐生活的小秘方。 大学生心理调适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行为态度都能透

过对人心理的研究而反映出来。就大学生而言,应该积极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试。

——20184

5

05

在听了李岚溪老师针对不确定行情绪的讲座之后我深有感触。西安疫情突然爆发,为了社会和个人安全,我们不得已选择隔离,一切活动转为线上,随着新的考验的到来,我们应该学会调节好个人情绪充实且有意义的渡过难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战士奔赴前线,那我们普通大学生更要守卫后方,认识到疫情的不确定性,未雨绸缪调整心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永远与守护着我们的一线人员心连心,共同保卫这片家园。经过这堂心理讲座,我也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我对中国在疫情中担当感而自豪,同样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

要做到胸有大志 心有大我 肩有大任 行有大德!

——20212

6

翻越过重岩叠嶂,胜利已遥遥在望;

华夏儿女斗志昂,五湖四海来帮忙;

千年城墙护安康,万里秦岭迎福昌;

待到黎明破晓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上一条:同心战疫丨马克思主义学院:战“疫”思政 文课同奏
下一条:同心战疫|携手抗击疫情 共创文明宿舍”——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