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至1月14日,我院本科生党支部于线上开展“疫中你我”主题征文活动,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自身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感,运用文字的力量记录疫情防控期间的难忘时刻和心路历程,描绘疫情期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的温暖善意,提交了诗歌、散文、记叙文等优秀作品。部分作品展示如下:
01 2017级城乡规划韩京辛
《时疫有感》
国事呼吸之际,
仁人志士,
拯民溺,救民饥。
以善相浸灌,
挟破釜沉舟之势,
救危扶难,尽显英雄本色;
亲历艰苦,苦雨终风亦解情。
长安不幸,瘟疫无情;
长安万幸,九州同心。
待明日,
定是樱花开,香飘万里,
定有清风拂,天意苏群物。

02 2018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施金里
《无恙》
霜月残冬疫潜镐,
毒走厉风入蓬蒿。
荼白岐黄隔青帐,
刹使长安清险宵。
无恙,无恙,党思国念。
上庠晚生今且在,
戮力断金灭瘟妖。
03 2019级城乡规划高娅雯

《万众一心,生生不息》(节选)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不着枪炮,死伤无数;不攻城门,咀嚼城人。如果我们曾经沉默,那是因为祖国的繁荣;各行各业冲锋陷阵,只是因为祖国的需要。能够为自己心爱的国家做出贡献,哪怕是奉献出生命,整片灵魂也会因此变得光辉厚重。渐渐地,这片土地的天空,生机盎然、希望降临。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艰苦奋斗的地方,几处早莺争暖树,暖阳下的未来会愈加昌盛。
04 2019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刘怡彤
《“疫”中觅初心》(节选)
在志愿的几次经历中,我知道在寒风中站四个小时的艰辛,也明白待在防护服里的不适,但我的体验仅仅只是所有抗疫医护人员和基层人员每天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其实,除了奋战在医疗前线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在前线拼命的还有奋不顾身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也有无数心中有大爱的人们,他们用一颗温暖执着的心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我有幸获得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机会,有幸为防疫这场无声的战斗贡献自己微弱的力量。尽管如今因为网课的时间冲突,做志愿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不计报酬,不惧生死”,这是曾经前往武汉的医护人员们写下的战书,也是我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我想之后不仅是抗疫战,只要是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机会,我都应该牢牢抓住,并且尽自己的全力去给大家带去光明和希望。
如今西安的疫情已慢慢好转,黑夜固长,但黎明终会到来,我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


05 2019级环境工程彭亚雯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节选)
自19年末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是我离疫情最近的一次,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不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非一线的各岗位人员都恪尽职守,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西大学子也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绽放出别样的青春色彩。
每当负责的老师在志愿者群里招募志愿者时,大家都分外积极,每个岗位都能很快招募完成。让我最感动的是社会各界给学校送来了很多物资,需要志愿者帮忙搬运,因为有些东西比较重,所以搬运物资的志愿者一般只需要男同学,但是 有很多很多女孩子说自己力气很大,可以的,实在不行还可以两个人搬一箱,这样的朴素话语远比华丽的辞藻更触动人心。有时候看着聊天框,眼泪就止不住地滑落。可能很多同学在家里的时候都不曾干过体力活,但是在此刻,每个人都愿意站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勇气。不管是“志愿红”,还是“退伍绿”,都体现了西大学子有勇气有担当的一面。抗疫有我,请党放心!


06 2020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熊辉
《疫中你我》(节选)
除去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在一线的核酸采集志愿者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凌晨四五点,你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半夜一两点,你会看见他们还在为大家做核酸。他们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胳膊一旦抬起来,几个小时便不能放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也是凡人,会累、会痛、会困,但他们不会放弃。他们也许平凡,但在这个寒冬中却显得格外耀眼。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危难时刻更见真情。在封校期间,每一次高效而有序的核酸检测都是因为有一大批志愿者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顶着凛冽的寒风,用尽自己力气大喊着告诉我们:一米五,一米五,保持间距不拥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党员志愿者们,到院楼为大家分发物资,那些零下几摄氏度的环境中,有的同学甚至不愿意把手从衣兜里拿出来,而我们的志愿者正在不停歇地为我们分发物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负重前行的普通人。
在防疫期间,我也参与了志愿者活动。首先我觉得志愿者并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相比那些一线奋战的英雄们,这些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在我成长过程中,付出是无言又沉重。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我想证明疫情当前大学生志愿者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冲在前面,我相信,只有我们团结一心,不畏艰难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

07 2020级地理信息科学汶靖宇
《从抗疫中识中国精神》(节选)
我记得那个晚上,漫天飞雪,在西操场大灯光的照射下,更是浪漫非凡。那时我拿着手机看小说,不出几步路,不戴手套的手已经不能动弹。连拍张雪景也是不行了。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他来回走动,让同学们保持距离。我清楚的看见,在队伍尾部挥舞着校旗的志愿者,不知姓名不知年龄,他的手通红,可他依旧挥舞着让新来做核酸的同学知晓排队的地方。天气是很冷,但这一幕却是暖心。“这世界有那么多人,还有近在咫尺的关怀”。还有一次做核酸,是在12月中下旬的晚上,天气还是很冷,队伍依旧很长。有同学们自发在核酸队伍旁边唱歌缓解压抑的气氛,从队伍头部唱到尾部。我顿时感到温暖,西北大学的同学们从来不是独自的,西北大学的同学们从来都是向光的。
“漫漫长夜,总有人执手灯火守候;风雪载程,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这个冬天,西北大学的志愿者站了出来,为所有西大人筑牢了隔绝病毒的高墙”。在此致敬每一位默默奉献的西大人,我生幸逢新时代,同样有幸作为西大学子,必然要“以身许国”。党是我的信仰,我虽平凡,但却愿意向广大优秀党员干部深刻学习,用党的规章制度约束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生。
08 2020级地理信息科学荣正亭
《战“疫”中成长,百炼后成钢》(节选)
看着寒夜灯光下的医护工作者与志愿者们模糊的身影,我想即使我用再多再华丽的文字也表达不出我对冬天站立在我身前的他们的感情。看着远方的他们,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伟大,抗疫征途中他们一边害怕一边成长,在逆境挑战中他们破茧成蝶,淬炼成钢。而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用知识缝制铠甲,国家有难可招,我们也有能力去担当,即使是在宿舍上网课也不能放松对知识的探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接续,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亘古绵延的情感密码。回想武汉疫情暴发时,90后、00后挺身而出,本次疫情降临西安,身边的不少同学也为之奋勇报名做志愿者,维护排队做核酸的秩序、帮助大家卸物资以及做好后台的准备等等,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大学生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别人付出与奉献。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撕掉了许多固化的标签,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勇气与担当。我相信,战疫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经历疫情大考而愈加稳健的中国!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灾难铸就民族风骨,苦难砥砺中国精神,抗疫期间形成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一个绚丽的崭新标识。相信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在中华儿女的团结一致抗疫之下,我们终会跨越疫情难关,迎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