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降临,疫情肆虐。信息学院辅导员孙振荣自封控管理之日起,驻守学院20余天,24小时在校值班,在辅导员岗位上践行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永恒初心。结合防控新形势,引事而化、引势而新,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彰显的制度优势,正确把握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新责任和新使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冲锋在前的战斗者、疫情防控的排查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开导者、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和学生宿舍楼的服务者。
一、立德树人,当好思政工作的“掌舵手”
立足岗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疫情发生以来,通过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线上交流等形式,召开线上党团、班级会议16场,充分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做好党和国家防疫理论政策的宣讲者、传播者。
拓宽信息半径,做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员,辅导员孙振荣依托信息学科背景,利用个人社交账号融入学生社交圈,建立舆情动态数据库,深挖学生动态。截至1月11日,累计收集各类新闻、微博热点话题100余条,所带学生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信息1200余条。分析数据发现问题,集中解决。结合防疫工作需要,在QQ、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政策通知、时事点评、心理疏导、批驳谣言,消除负面影响,做网络舆情的引导员。
围绕疫情防控开展思政大课,在学校和学院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召开学生疫情防控工作队成立仪式暨第一批学生志愿者线上动员大会,发挥信息学子在疫情防控中的力量,先后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其中有53名志愿者不计得失,在学校核酸检测过程中提供笔记本电脑共计5轮85台次,为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千人同屏,驻校辅导员争分夺秒筹办线上元旦晚会。从决定开始、做海报、设计流程、联系节目,组织两栋宿舍楼学生的核酸检测到晚会开始,只用了3个小时。辅导员和同学们轮番上阵表演节目,用歌声传递温暖,用欢声笑语驱赶冬日的寒冷。
二、立心铸魂,做好战“疫”路上的先锋者
“疫情防控”和“研考组织”两项重大任务交织叠加,辅导员孙振荣响应学校号召,闻令而动,奔赴考场一线,组织校外考生安全有序进入校园。两天里,口罩缝呼出的热气不知雾了眼镜多少次,却始终没遮住他们坚毅的目光;冰冷的雪花和蒸腾的汗水不知打湿了多少次防护服,却始终没浇灭他们的热情。他们把寒冷挡在门外,把温暖送到每一名考生的心坎上。
12月28日学生公寓实施扁平化管理、全面执行辅导员楼长制,辅导员孙振荣主动请缨,担任1号宿舍楼楼长,第一时间梳理摸排应住人数、实住人数、在外人数(去向)、核酸检测情况、所属院系等相关信息。依托舍长群开展各项信息摸排、意见收集工作,形成信息快速、精准、高效双向流动。精准排查摸底发热、密接学生信息,上报学生数据。成立核酸检测指挥部,凌晨2:00、清晨7:00,两次非常规时间高效、有序组织学生核酸检测,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安全运转,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阵地功能,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6起。
病毒无情,人却有爱。社会各界给学校捐助了各类物资,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辅导员孙振荣组织1号楼志愿者将物资及时分发至各位学生手中,温暖学
三、聚焦问题,做抓落实的实干者
12月20日起,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台账,收集学生问题,及时落实解决,先后安排8名发热学生就医隔离、2名学生外出就医,为2名同志拔罐,3名同志理发等等,运输防疫物资、发放就餐运输工具,解决了同学们的燃眉之急。
其实,西大的辅导员们、学工干部都在战“疫”一线,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入校之初“请组织考验我”和现如今“应考尽考”的两句誓言承诺在此时隔空呼应,印证着辅导员的初心使命。他们把寒冷挡在门外,把温暖送到每一名学生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