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学工瞭望 > 正文


欧建东:强化思政教育 践行初心使命

从事学生工作以来,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更加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正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促进青年学子的全面发展的中心,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基础。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广大学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时代使命,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全体学工人要为之努力奋斗的初心与使命。结合工作实际,以下我就如何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课堂合理运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同大家交流探讨。

因事而化,用好第一课堂主渠道,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刻贯彻党中央思想,向学生传播好党的思想,播好党的种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我院通过一系列符合中央要求、时代特点、教育规律、内容完善、体系完整、深受学生们喜爱、获得感高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为学生思政教育打下了扎实基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工程,我院为思政教育找准了方向;要求思政课任课教师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院内持续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同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青年学子遵守法律、营造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在讲好思政课的同时,我院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严格入党审查,强化预备考核,通过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加强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六个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的根本要求,全面系统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着力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因时而进,抓好第二课堂主旋律,培养公诚勤朴的西大人

校史校情等文化资源,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之塔、活水之源、巨木之根,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培养特点、相关制度、前景展望等校园文化的文字表达,更是学校发展历程的反映、育人成绩的概括和大学精神的展示。抓好第二课堂,了解校情校史,感受前辈学者的成长历程,是广大学生了解过去、把握现实、开创未来的钥匙,更是其锻造品格、锤炼品质的有效途径。

西北大学在110余年的发展建设历程中,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校情校史教育,通过举办校庆活动,更新完善校史展馆,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专家讲座,微信专题推送等形式,不断挖掘校情校史资源的教育内涵,引领广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

各个院系更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好校情校史等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广泛参与性、直观性、深刻性和吸引力,讲好西大故事,弘扬主旋律,充分挖掘、利用校情校史资源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读懂校情校史,坚定报国志,荣校情,我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走进校史馆”、“我与西大的青春之约”、“知食”手作、烘焙工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宣讲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秉承“公诚勤朴”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扎根西北,放眼世界,创新科技,传承文化,着力培养公诚勤朴的西大人。

因势而新,把握第三课堂主动权,培养与时俱进的食品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势而新”,就是要准确判断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载体等,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强调网络引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动态发展形势的新常态,对学生进行方向鲜明、导向清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政教育。

基于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要求,我院充分把握第三课堂主动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我们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了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要求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世界、中国发展大势,行业道德标准规范,学科发展前沿等贯穿到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的全过程;我们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夯实“四进”工作;聘请食品行业杰出企业家、优秀校友、学校教职员工担任本科生导师,从思想引领,学涯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为本科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通过开设“知食大讲堂”,邀请人文社科、企业管理等学科名家举办讲座,组织校友交流座谈等活动,促进学生练好真本领。同时,重点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以“互联网+ 德育”“互联网+ 党建”“互联网+ 师德等第三课堂形式,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探索用喜闻乐见的微方式开展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一体化同质同步同效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快速反应,及时跟进,通过多种形式的“云链接”开启“面对面”“键对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就业“云指导”、资助“云服务”、师生“云班会”等一系列线上活动的开展,及时回应师生关切问题,把思政教育深入到每一名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的疫情防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责任担当。

综合以上内容,我认为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要强调问题导向,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要强调实践联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要强调网络引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充分配合,真正构建起“三全育人”的大格局,着力培养与时俱进的新青年。

工作寄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名学生工作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切实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视野要广、思维要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要求自己,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让我们共同奋斗,继续谱写育人工作的奋进曲,奏响思政工作的最强音!


上一条:王嘉宇:唯有爱能抵岁月漫长
下一条:李若昕:不忘初心 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