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刘娟:使命在肩 “疫”往无前

刘娟,女,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西安本轮疫情形势严峻后,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现已连续24小时值班在岗29天。

一、当好“守门员”,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底线

严格落实学校相关制度。封城当晚即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大会,28日又组织开展全院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线上会议,为学生解读中省和学校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安排部署防疫抗疫工作,消除学生恐慌心理;尽职尽责,督促学生严格落实“晨午检”打卡制度,及时填报核酸检测登记表,配合研究生院做好研究生健康日报,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完成心理健康日报等工作。

做实做细学生日常管理。疫情伊始,即通过宿舍走访、问卷调研多种方式和途径精准摸排学生情况,准确掌握学生动态,关心学生身体状况;根据摸排数据归类整理,对同类型学生建立微信群,分类施策,协助学院构建1+3疫情防控管理模式,为疫情防控工作打牢坚实的基础;组建学生疫情防控小组,确保每个年级、专业、宿舍都有学生干部联络人,进而在信息填报提醒、信息统计、舆情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全院宿舍长座谈会,加强宿舍长责任意识,推进宿舍规范化管理;开展宿舍风采展示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做好宿舍秩序维护,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二、当好“领航员”,做好疫情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疫情当前,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疫情防控作为大课堂,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与人民共命运、和时代同步伐。

1、加强理论学习。协助院党委组织全体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传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为民理念、为民情怀,营造浓厚防控氛围,增强战“疫”必胜的信心;组织开展“不负青春,共克时艰”和“战役青春 使命在肩”抗“疫”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全院青年自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

2、讲好战“疫”故事。用活战“疫”特殊教材,协助院党委开展“战‘疫’思政 文课同奏”系列活动,结合学院特色,依托我院教师和“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讲好3个故事,即讲好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故事,讲好中国制度管用有效、优势显著的故事,中国推进抗疫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故事;动员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围绕我国疫情防控经历经验,撰写理论文章,引导学生浸于思,见于行,用底色学院的责任担当,书写铿锵战疫答卷。

3、举办系列活动。围绕15心理健康书籍,组织学生每周开展2次宿舍围炉夜话“心理防‘疫’ 向阳而生”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负面情绪处理能力,加强舍友间的沟通情感交流;组织“以笔会友 抒我烦忧”书法绘画展示活动,开展“运动不止 健身强体”宿舍健身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组织举办“共待花期 马院同行”学院跨年晚会,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策划“品书香,行志远”师门读书会,师生一起共赴思想盛宴;组织开展每周一期“青马研读”系列读书分享活动,引导青年学子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忠实信奉者、坚定践行者。

4、开展志愿服务。组织选拔团员“先锋岗”10人、团干部“示范岗”4人,引导团员青年主动亮明身份,发挥表率作用;鼓励学生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所带学生中43名人协助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入学考试保障工作,35名学生主动请缨,协助校院开展学业帮扶、信息统计、生活保障、秩序引导等工作。

三、当好“消防员”,解决疫情期间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疫情突袭,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遇到了重重困难,了解这一情况后,我立即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疫情互助工作小组,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学生干部摸排、线上问题收集等形式,耐心倾听学生封闭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认真记录学生的各项问题和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先后为学生统一采购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赴学生宿舍分发泡面、零食、水果等物品,以及温度计、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引导学生安全、有序排队核酸检测,坚守学生公寓核酸检测一线,疏解学生排队时的焦急情绪;面对学生突发疾病、无药可用的情况,及时联系学院协调购买。

就业方面,一是积极搜寻专业对口就业信息,及时发给学生;二是做好摸排调研,掌握学生就业进展,了解就业问题、难题;三是做好情绪安抚工作,疫情当前无法外出找工作,毕业生们压力明显增大,多次通过走访宿舍、线上座谈、电话了解等形式,疏导缓解学生焦虑心理;四是针对学生反映的面试没有独立空间、缺乏设备等情况,及时联系学院、后勤集团协调解决,助力面试顺利进行。

“疫”路同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会继续坚守岗位,用“爱”和“担当”,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政、管理与服务工作,为我校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条:刘诗伟:用实际行动助力我校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条:杨霁明:同舟共济 共抗疫情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