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杨嘉仪坚持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打好“持久战”,在配合学校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的基础上,始终和同学们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自12月8日疫情发生以来,已连续在岗27天。并在实际工作中凝炼出三点发力、三个抓手的“3+3”工作模式——党建引领,通过支部把党员抓起来;管理引航,通过服务把学生聚起来;心灵引路,通过平台把内涵带起来,让防疫抗疫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温暖有力。
党建引领,通过支部把党员拢起来。疫情伊始,作为学院党委组织员,杨嘉仪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学院应急管理和应用心理专业特色,组织研究生联合党支部推出“战‘疫’有我”系列活动,包括“应急管理学子如是说”2期和“公管心理微讲座”8期。“应急管理学子如是说”聚焦专业应急管理知识,帮助广大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公管心理微讲座,通过压力缓解、心理疏导、沟通艺术等角度,帮助同学们以良好心态面对疫情,专注当下,快乐生活。作为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组织支部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挖掘支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用榜样引领进步。此外,积极组织各学生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并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疫情防控专题系列报道,累计已推出3期。通过党建引领,让党员成为学校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管理引航,通过服务把学生聚起来。疫情发生以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始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封校伊始,为学生采买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等生活物资;担任12号宿舍楼的楼长,采取“楼长+层长(楼层学生联络员)制”,负责组织12号宿舍楼全部女生的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组织洗澡等工作,开展宿舍卫生、安全隐患检查,及时了解、调研同学们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并予以解决和上报。
心灵引路,通过平台把内涵带起来。为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同学们能够在校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杨嘉仪从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活动带动两方面着手,提升同学们在校生活质量,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心理不适。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动员组织学生参加“京陕抗疫心理讲堂”系列讲座和校心理中心举办的心理沙龙。依托学院心协微信公众号,推出“心特辑”“心活动”等系列推送,普及心理知识,缓解焦虑情绪。《心海绿洲》持续征稿,说出你的“心里话”,现已成为了解同学们所知所想、抒发情绪、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通过搭建心灵交流平台,提升活动内涵,让同学们在宿舍、在线上也能获得知识、汲取力量。
疫情暴发,对学生工作干部是一场“大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力、动员力、引领力更是一场“大考”。作为一线学工干部,我将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家校桥梁、凝聚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