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直接接触和从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完全没有学生工作基本功的干部来说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检验,从略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以生为本理念”到不断学习理解领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经历了学生工作的迷茫到清晰,从无所适从到略有感悟。学院近两年的学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得益于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更得益于辅导员和学生们的付出和奉献,现将自己对做好学生工作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同大家进行交流。
种好学生工作的“责任田”
作为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工作职责是相对明确的。一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从《西北大学院(系)党的委员会工作规定》来看,主要有三项职责,重点是学生工作,具体包括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党建、奖助贷、学工队伍、思想动态、学生组织、就业创业等八方面工作。二是要高度重视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哲学学院的实践来看,我们将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开通了“NWU哲院”“知行合一哲院党建平台”“NWU哲院团委”(党建、团建)等网站和公众号占领网络征地。三是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搞好团结协作。服从学院工作大局,勇于担当作为,不推诿塞责,既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抓紧学生党建的“牛鼻子”
做好学生党建工作,要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牛鼻子”和“关键点”,以高品质的党建工作引领学生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是要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完善学生党团组织。哲学学院成立之初,学院党委即成立了1个学生党务工作组,1本科生党支部,6个研究生党支部。随着学社社团的逐步发展,学院党委在学生社团中成立了1个社团党支部。二是要以提升凝聚力为目标突出“四个有”。哲学学院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坚持做到思政教育有阵地、学习教育有标杆、党员教育有典型、活动教育有载体,不断夯实学生工作基础,创新学生党建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要以提升战斗力为重点增强学生工作实效。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学生党组织为主体,成立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老庄哲学节、社会工作文化节、“党团知识竞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学生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社团行知社党支部19名学生党员参与构建了陕西抗击疫情专业服务支持体系(SMPC),成立了陕西抗疫志愿服务团。
走进学院工作的“核心圈”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第一大基本职能,这为我们做好学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如何使学生工作成为院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工作负责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围绕院系中心任务开展学生工作。2019年是哲学学院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的关键年,学院学生能够自觉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要积极争取院系全体师生对学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学院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契机,落实“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理念,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分别担任2018级社会工作和哲学专业本科班主任,带动青年教师踊跃参与学生工作,为做好学生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三是要努力使“学生工作是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共识。由于学科和专业因素,我院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占比15%,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就业困难,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推动“学生工作是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院共识,推动制定并落实领导干部定点帮扶困难学生制度,两年来,累计帮扶困难学生50余人。学院“领导带头营造全员育人氛围,遵循成长规律做到全程育人,链接课堂内外落实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逐步形成。
争做全体学生的“贴心人”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教师,要想把青年学生教育培养好,就要贴近大学生实际,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贴心人”。哲学学院秉持“小规模、高起点、有特色”的发展理念,辅导员比例协调,为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提供了基础,学院辅导员也能自觉做到“三个一”。一是牢记每一位学生。积极融入学生生活,牢记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长、家庭等基本信息,做到每个工作日都有学生谈心谈话,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优秀宿舍评比。二是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学院建立并完善了特殊群体学生档案以及动态服务机制。对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资助管理,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对心理亚健康学生耐心做好安抚疏导,对其他学生做好培养鼓励,把激励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三是锻炼每一位学生。学院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组建暑期“三下乡”、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团队,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得到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成为干部成长的“引路人”
党中央文件精神指出,做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要成为辅导员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也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是要坚持以身作则抓作风抓纪律。学工干部要自觉坚持“三严三实”要求,强化纪律意识,抓牢作风建设,构建和谐队伍氛围,彰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特征。二是要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从制度设计层面入手,为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守护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化水平,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要自觉把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我们在工作中,积极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赴革命旧址开展研学实践,组织学生心理专干参加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系列培训等,不断提升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强化工作实践能力,努力将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动力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