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入职辅导员培训中,我们参观了西北大学校史博物馆。馆内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实物记录了一个风雨如晦的飘摇年代,也承载了一段兴学报国的峥嵘岁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平津院校在国家罹难之时本着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理念开始内迁,“京水西济”后的西大又翻越秦岭,辗转汉江,继续用学术研究增强抗战力量的这些“迁”历史。这是质朴的西大坚守“报以国华,适于世用”的见证,是热血的青年践行“轻以待己,重以报国”的写实。特殊的年代总会过去,迈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岁月如何变幻,这些“迁”历史总能温暖和激励人心,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用理想信念引领人生征程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大师生从不掩盖内心深厚的家国情怀,冒险钻研学术,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新时代,青年要有开阔的眼界格局和“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树立与新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清楚明白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挺起精神脊梁。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用过硬本领展现贡献能力
伟大的中国梦需要硬本领支撑。“刘拓造纸”“二朱制蜡”“裂化桐油造汽油”是城固岁月里西大学子利用专业所长,服务抗战和地方经济的故事。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青年们需充分珍惜大学时光,踔厉奋发,踵事增华,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人生经验,做到术业有专攻,用真才实学增添中国青年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用生动实践彰显使命担当
平津院校的师生们汇聚西安,艰苦奋斗,为祖国培养时代先锋,展现了先辈们的时代担当。新时代,祖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这是国家面临的挑战,更是青年难得的历史机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新一代青年们的使命担当。“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更胜富春江”,青年们应该强化时代责任,将理想信念和满身本领落实到行动之中,把个人蓬勃的青春融入时代的梦想,面对艰难环境,义无反顾,“迁”锤百炼,在生动的实践中书写青春无悔的人生华章。
骄傲吧,青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奋斗吧,青年,勇立潮头,时代不负追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