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学工瞭望 > 正文


赵丹:点亮“灯火”与你同行——做一名温暖人心的研究生辅导员

“447”,这是我目前负责的研究生人数,也是疫情防控通里每天需要填报的学生人数。这个数字在这个寒假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一辈子是忘不了了。2020年原本或许是史上最长寒假,但后来却成为了最短假期,从121日开始统计所有武汉和湖北籍学生信息,到26日开始启用疫情防控通每天上报所负责学生的信息,这个“447”就和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普通研究生到在职博硕士再到延期博士,“447”中的每一个都被我不远千山万里,一一寻找、一一联系、一一关心。作为研究生辅导员,以往我更多的是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但过去这段时间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和这“447”名研究生越走越贴近,越来越温暖。回望工作八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更加理解了一名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意义所在。

坚持信仰导向 当好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领路者

研究生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频率仅次于导师的一个群体,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紧紧围绕学院党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党建带团建”,通过指导研究生党团组织坚持两周一次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育,指导研究生会开展学风暨学术诚信讲座等活动,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术观。在年初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在日常联系关怀研究生的同时,不失时机的通过中外对比,来教育引导研究生们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使他们把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为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性认同,从内心深处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自信与自豪。前不久返校的我院博士生张丹同学辗转多地从德国返回,她深情的说到“回家的感觉真好。感谢国家!感谢母校!”

坚持精工细作 当好研究生全面成才的服务者

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化材学院研究生不仅需要知识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还要重视政治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养成。在实际中,我们以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坚持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相结合的“三全育人”理念,发挥研究生主体能动性,指导其开展“绿色骑行”“师生羽毛球赛”“研究生心理活动周”“研究生趣味知识闯关”等“青春•向上”第二学堂系列活动,以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针对其学业压力较大的现状,我们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随时关注其心理动态,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增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在就业季,我们下功夫补齐化材研究生就业与择业技能短板,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就业座谈会、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制定《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坚持“科研思政” 当好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协作者

导师制是我院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核心制度。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本身已有诸多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导师只能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用于指导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此时就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联接起导师和研究生,主动发挥起配合、沟通、保障的协同作用。我们建立了“学生工作-研究生-导师三方联动制度,采用问卷定期调查了解学院研究生整体状况。我们加强和导师的联系,及时将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反映至导师,也从导师处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情况,两股力量共同把思想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促进科研育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取得实效。此外,针对我院研究生群体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需求,我们开展了“青春•化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科学大讲堂专家报告会”“科研创新成果墙报展”等创新交流活动,制定创新奖励制度、组织科技创新竞赛,营造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交流和展示研究生培养的最新成果,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收获了“447”个朋友,我将一以贯之,与他们共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谆谆教诲,携手奋斗,并肩奔跑,一同点亮我们的化材灯火


上一条:韩杰:疫情下的思考
下一条: 崔斌:教之以事 喻诸以德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