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学工瞭望 > 正文


曹智:对疫情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思考

辅导员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当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平台,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方向。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教学成为“停课不停学”的必然选择。对于思政教育、网络授课、疫情防控,辅导员怎样能在“隔空”情况下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我想,形式与平台虽然不同,但共同的教育规律与要求是可循的,在这里我想与大家一同交流和探讨。

教育内容是第一要素

教育内容要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这次疫情,辅导员需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疫情,传递看待疫情的理性思维和共克时艰的必胜信念,教育学生看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精神,更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大写的家国情怀。在全面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生活的阶段变化,尊重青年学生个体的选择和需求,统筹分析,适时调整教育内容,比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主动性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

让教育更有温度

辅导员是大学期间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学生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阵地就在哪里。尽管“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但一定不能将教育简化,如果只停留在发文件通知或简单的宣教层面,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互动、没有感染、没有响应的。我们要用有温度的教育和学生心连心,牢记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学生长期在家,每天都会有很多同学询问各类问题和疑惑。此时,我们的回复应该与学生“共情”,讲清原因和意义,让学生感觉到交流中的“温度”。只有与学生“达成共识”,教育引导才能到达“神经末梢”,各项统计数据才能真实准确,各项举措才能落细、落小、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让教育更专业

辅导员利用网络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首先自身要坚持学习新媒体技术,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宣教技能又有网络运用技术的“专家”。同样, 疫情期间,立足岗位、守土尽责也是我们专业度的另一体现。例如加强与专业教师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依托班级、党支部、团支部等开展主题教育,通过网络开展调研,利用学校的学习平台等网络资源,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

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的动力。辅导员要坚守“责任田”,充分利用线上优势,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把思政之“盐”,溶入立德树人之“汤”,不断发挥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成效。


上一条: 崔斌:教之以事 喻诸以德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