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魏宁:努力书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这张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大疫,也是一场大考。既然是考试,就必定有高分,也有低分,就必然有人做对,也有人答错。高分与低分、做对与答错,都反映着答题人日常的知识积累、平时的能力储备、思想的重视程度和临场的心理状态。具备了所有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考试必然得心应手,如果欠缺某个节点,考试必定慌乱,以致混淆了概念、忘记了核心、颠倒了根本,低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疫情大考中,有一问三不知的湖北黄冈卫健委原主任唐志红;有面对疫情吓得慌了神,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的湖北张家界疾控中心科长李文杰。这些答题人的低分试卷让党和人民无法满意,他们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这场战“疫”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辅导员来说也是一场考试,一场检验我们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方法载体、实践效果的考试。但是,和那些在抗疫中答错题、做错事、讲错话的答题人不同,我们这张答卷不能错,这场考试必须满分,因为我们教育的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丝毫偏差。

答好“坚定战疫中的中国自信”填空题,筑牢思政教育基准点。

考试填空题大多考察我们对事物的概念、性质、本质把握的准确度。要答好战“疫”给思政教育所出的全部填空题,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掌握这次疫情的性质和本质所包含的知识点。不仅要看到疫情是一场灾难,更要清晰的认识到面对疫情我们吹响的是中国力量、中国自信的冲锋号和集结号。

面对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中央政治局会议、1次深改委会议、1次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1次面向17万人的电视电话会议;10天拔地而起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346支援鄂医疗队和4.2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一对一支援湖北的全国各省、市;转产口罩的汽车企业和科技企业等等。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无论谁有了困难,我们每个人都能亮出自己最硬的鳞。这就是深植民本情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的钢铁般信念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如磐信仰拥有的坚定中国自信,更是坚定的中国自信展现出的伟大中国力量。

“有信仰的人才能去教人信仰”,作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辅导员来说,在战“疫”的大考中是义不容辞的答卷人。想要交出让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就必须掌握战“疫”这堂思政大课中所包含的中国信念、中国速度、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这些应知应会的“必考点”,就必须要将国之道路、国之理论、国之制度和国之文化带给我们“四个自信”和中国信仰的唯一标准答案书写在战“疫”中的思政教育这张答卷上。只有筑牢对“中国自信”的坚定、坚信和坚守,才能将中国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思想和心灵的田野上。

答好“讲实战疫中的家国责任”选择题,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

在肺炎疫情初期,有人陷入惶恐、无助、失措、猜忌等这些混乱无序的思想认知、心理状态和行为交往当中。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太多不确定和未可知的过程与结果扰乱了人们正常的判断与选择。随着战“疫”的持续推进,无数的人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在一起、站出来、挺下去”,英雄无悔般逆行于疫情之中。究其原因,是小我的担当、大我的责任和家国的情怀铸就了英雄的中国人民。

面对疫病的无情和战“疫”的英勇,高校思政教育要切实发挥“航标灯”和“基准符”作用。辅导员要坚定当好“推进器”和“确定键”,充分将小我与大我、家庭与家国、责任与担当这些现实而丰富的思政元素、思政素材准确切入,讲好战“疫”这堂思政课,使学生在面对正确选择时更加义无反顾和坚定不移。首先要“讲理”,用最硬核的道理和真理坚定学生选择的方向性。在战“疫”中,党中央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全国高校、院系、班级都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教育班会”“主题党课”“战疫志愿者”等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了解疫情“是什么”、这场战疫“为什么”、让学生们懂得“怎么办”。第二是“讲人”,让战“疫”中大写的“人”所释放的正能量坚定学生选择的准确性。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引用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阐明了为人的责任与担当,指明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通过“讲人”让学生们知道,在这场战“疫”中,责任与担当已经成为回击疫病最有效的“疫苗”。勇做疫情“吹号人”的李文亮医生、誓言要将病毒“憋死”的宅家少男少女、“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武汉人民、为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同赴一线的父女两代人、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为复工复产奋战的劳动者、为抗击疫情科研攻关的科技工作者、为停课不停学无私付出的老师们、踊跃捐款献爱心的千万党员……他们都将大写的“人”字美好的诠释在了“小我之责”、“大我之责”和“家国之责”当中。第三是“讲事”,让战“疫”中的中国故事坚定学生选择的确定性。“叙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的方法,可以真情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沁入心灵的力量。大年二十九,武汉封城,“隔一座城、护一国人”;大年三十开始,4000多名军队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及20多家方舱医院的建设;全国的抗疫物资、生活物资如百川归海般汇聚武汉,等等。战中有太多的中国故事让我们心动、震动和感动。中国人民在抗疫的人民战争中书写了一部史诗般的中国故事。如果抗疫的中国故事有颜色,那必定是鲜艳夺目的红色,也正是这大红的底色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红色的中国大地上无悔选择今天、选择未来。

答好“明辨战疫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判断题,打通思政教育阻断点。

这场疫情从爆发到现在,全中国在坚韧不屈和奋力崛起中经历了一场“抛物线”式的战“疫”总体战。“抛物线式”既是说感染人数随着防控措施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加强和改进从激增到有越来越多的治愈者,也是讲人们的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和价值判断在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不断辨识、反思和改进中快速定格为团结、统一和坚定。战“疫”下的思政工作,其实也是一场驱假求真、揭丑审美的教育阻击战,要阻断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的错误拐点,打通求真、审美的阻断点。

明辨“真与假”。抗击疫情过程中,太多真与假的新闻、报道、评论、图片、视频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很多人随之附和、妄加评论、弄假成真,扰乱了视听,扰乱了民心。站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必须要帮助学生提高明辨真与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听到“真声音”。辅导员要因势而新、因时而动,抢先占领思想引领高地,主动传递党声政情,教会学生相信党、相信国家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其次要让学生看到“真事情”。面对疫情,我们真的能看到万众一心、众志拼搏的中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不惧风雨、奋力逆行的中国勇气;救死扶伤、志愿相助的中国责任;科研攻关、科学医治的中国智慧。真与假自在人心,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明辨“美与丑”。美与丑本来是个思想主观认识类属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与丑有了评价的界限,人们认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价值认同和道德评价的人、事、物、行为皆为美,反之则是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中,我们每天都能从报纸、电视、网络和亲身经历中看到和听到有人砥砺前行、逆行而上、奋勇抗疫,有人却有意诋毁、散播谣言、恶意而行。人们对这些美与丑的评判是明确的、坚定的。在和学生网上交流、召开学生主题班会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学生们能充分发现战疫中的美。学生们眼中的美可以分为几类:“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也是英雄的人民”“我是党员,只有我站在重症病房第一线,我的同事们才能安心和我一起战斗”“李医生、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让我给你鞠一躬吧”……这是战“疫”中最美的语言;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李文亮医生、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社区网格员、抗疫志愿者……这是战“疫”中最美的人;刻在“请战书”上的医护人员的姓名、盖在“军令状”上鲜红的手印,这是战“疫”中最美的名字;武汉大学的樱花、西北大学的玉兰、万物复苏、绿意盎然,这是战“疫”中最美的春天。学生们发现的美、认可的美、赞誉的美正是我们要弘扬的。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要让学生认可美、懂得美,更要让学生抵制丑、践行美。90后大学生无悔奋战在社区志愿者工作第一线、广大学生党员踊跃捐款抗疫、千万大学生听从指令,居家防疫。这点点滴滴验证了培根曾说的: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能放射出美的真正光辉,这也正是思政教育伟大引领力量所在。

在这里还想强调一点,战“疫”中的思政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的原则。因为只表扬无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准确认识这次疫情,更无助于准确把握善意的批评和恶意的污蔑诋毁。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引路人,要引学生求真、引学生审美,要教学生正确认识差距和问题,也要教会学生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面对批评的坦率和改正不足的坚决,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答好“书写战疫中的青春未来”论述题,激发思政教育合力点。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指出,在全国4万余名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当中,有12000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这些昨天还是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别人眼中懵懂的少年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新时代的希望,成为了民族的脊梁。对于辅导员来说,要想让学生书写好战疫中的青春未来,就必须上好战疫这堂示范课。在给学生开主题班会中,一道思考题作为开始:正直青春韶华的你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在认真阅读学生们所写的心得体会和与学生交流中,能深切感受到太多战疫中的青年人带给学生们的震撼、感动与骄傲。例如,骑行四天三夜300余公里返回工作岗位的24岁社区医生甘如意;和几千名同事一起奋战半个月,共同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29岁技术员黄甜;在武汉家中遭遇封城,与其在家呆着还不如做一名志愿者的90后大学生志愿者谢小玉,等等。也看到了学生们坚定的选择:有面对疫情,自觉主动投身抗疫志愿者一线的普通学生;有在家人支持下参加社区、村镇防疫工作的学生党员;有励志努力学习,毕业后投身边疆建设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有决心脚踏实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的毕业班学生。

“苦难是时代的吹哨者、希望是人生的启蒙者”,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前面,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力有为、行有意”,看到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写的青春最有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正是这堂以“青春与奉献、生活与岁月”为主题的生动“战疫思政示范课”,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家庭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成功转化为引领学生在破茧成蝶中青春成长、在坚毅信念中选择未来的教育合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国家是幸福的:战“疫”中的青年一代正在用青春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悔奋斗。

工作寄语

前两天又一次收到2003级的学生从意大利世界粮农总部发来的邮件,分享近期的工作成绩和告知一切安好,请勿挂念。从专科到本科,从硕士到博士,从进入国家农村农业部工作到结婚、外派,我见证了学生从稚嫩到成熟,从成人到成长、到成才,一路的陪伴,就像亲人般的陪伴。曾和同事探讨怎样当好辅导员,其实也挺简单:陪伴着学生成长、永远支持学生的正确选择、高兴学生的高兴、悲伤学生的悲伤。愿和各位老师共勉。



上一条:韩凯峰:坚定理想 潜心修炼 不负韶华
下一条:以信念铸就过硬素养,以专业提升业务能力 ——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世攀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