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瞭望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徐自成:结合学科特色 开展思政教育

不知不觉间,2020年已是我踏入西北大学的第21个年头,是我投身学生工作的第17年。17年来,我从学生的需求中体会到辅导员的价值,从工作的职能定位中体会到辅导员的责任,从党和国家的要求中体会到辅导员的使命。应该说是辅导员岗位塑造了现在的我,与充满朝气活力的学生朝夕相处使我的心态愈发平和而稳定。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能从事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人才的伟大工作,我感到荣幸至极。

我先后在应用社会科学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工作,接触到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由于学科不同,学生的特点也各有差别,有一点重要的体会与大家分享,那就是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外国语学院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注重结合外语学科特色开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条主线有机融合,互相补充,同向而行。

1.理论学习嵌入专业研读

学院在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不但要求学生熟读学深弄透中文版本,还为学生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梁家河》等理论书籍的英日文版本,供学生学习研读,讨论交流;学生自发开展了热点时事翻译、两会热词翻译等和专业学习紧密集合的理论学习活动;学院邀请专业教师对党的理论知识开展外国语言学的专业学习和研读,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学习了专业知识。

2.专业活动加入思政素材

在学院现有英语风采大赛、日语风采大赛、模拟授课大赛等专业活动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鼓励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开展红色电影外语配音活动,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感受思政教育内容,以期达到语言受锻炼,思想受洗礼的目的;在外语辩论赛中设置有教育意义的热点话题,提升学生的时事关注度。

3.社会实践发挥外语优势

一方面,围绕国际友人事迹开展寻访工作,发掘海伦·斯诺、埃德加·斯诺、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的先进事迹。开展以“弘扬斯诺精神,重走斯诺之路”和“缅怀革命先烈,探寻工合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发挥学院学生外语方面的优势,开展语言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全校学生的四六级考前义务培训、论文英文摘要义务修改等校内活动;进一步开拓服务领域,开展暑期英语义务支教活动;定期前往社区对小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帮扶活动;积极参加大型活动或国际会议的语言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在线上推出“外语小课堂”栏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推出了“英语讲‘疫’”“‘译’起抗疫”“战‘疫’词汇”等英日语小课堂,为受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提供便利。

4.文化活动围绕学科开展

学院的外国语文化节、外语角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紧密围绕学科开展,紧贴语言学科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英语风采展示、日语风采展示、英日语电影配音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长才干,发挥好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5.学生社团坚持专业属性

学院现有院属专业特色学生社团4个,分别为西北大学英语辩论队、西北大学英语读写演讲训练基地、西北大学口笔译训练基地、“Drama Door”英文戏剧社。学院选聘优秀专业教师参与社团的指导工作,为社团开展讲座、培训、沙龙等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鼓励社团学生积极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英语写作比赛、外研社杯阅读比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口译大赛等全国赛事,为学生在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提供最大帮助。

6.专业课程发挥育人作用

除学校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学院注重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一方面要从意识上对教师责任进行强化,强调每位老师都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要求在专业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思政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将优秀老教师的先进育人经验通过学术沙龙、教学经验交流会等途径分享给新入职的教职工。



上一条:张立:对辅导员的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以疫情防控下毕业生返校工作为例
下一条:林启东:“迁”锤百炼勇担当,时代不负追梦人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