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至今,先后在校内几个单位、多个岗位任职。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学生工作。喜欢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成长;乐意与学生谈心,感受着学生的阳光青春;乐于与学生做朋友,仿佛自己也会变得更为年轻。每每看到学生少走了弯路,自己就感欣慰;每每收到学生的问候,心里总是暖暖的。这可能就是自己的学生情缘。
多年之后,又有机会与学生打交道。欣喜之余,更觉责任和压力重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而人才培养则是其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功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品牌,直接影响高校的竞争力和生存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会使新时代大学生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则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构筑良好育人生态,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可视为一条探索中的破解之道。
1.良好育人生态,离不开大学的文化与积淀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正在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年学子来说,他们定会“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可见,高校的文化与积淀、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对他们至为重要。构筑良好育人生态,就是把学校建成最适宜师生成长、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我校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学术传统和悠久发展历史的百年名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拥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数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试点推进完全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多措并举构建“三全”育人新机制,充分发挥思政主渠道育人作用。搭建以“NWU数绘创意”微信公号、QQ公众号为核心的网络思政育人融媒体平台,打造微党课、青听数苑、数说、数由心生、资助育人、创想数梦、驭数乘风等专栏,全面提升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筑良好育人生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良好育人生态,离不开师者的言传身教与默默奉献
良好育人生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而高校师者在构筑良好育人生态中担任着主角地位。何为师者?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构筑良好育人生态的基础,更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
坚持立德树人,潜心育人为根。清人陈澧说:“学者之病,在懒而躁。风尚浮华,不安本分者,不可为学”。师者只有摒弃浮华,耐得住寂寞,潜心做学问,才能有成就,才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为人师者,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师者应紧抓教书育人关键点不松手,严字当头,育为核心;不仅重教书,更要重育人。树正气,弘大德,敢说敢管敢做,方显师者本色,方能育栋梁之才。著名数学家、“王氏定理”创立者、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我院退休教授王戍堂先生“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甘于坐冷板凳,执着追求科学真理,坚持义务开设‘数学公益课堂’十余年”先进事迹就是一个鲜活教书育人的典型。
近年来,数学学院通过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着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育人水平。由陕西省教学名师王连堂教授等一批老教授牵头,实施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程,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讲课技巧。赵婷婷、韩迪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讲课能手脱颖而出,赵婷婷老师获学校和陕西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微课大赛一等奖。她们讲授的课学生最爱上,学生最受益。学院不断完善优秀本科生班主任选聘、考核奖励机制,每年选聘4-8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教学班主任,进行专业课程定期课外辅导和帮扶,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定期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王连堂、韩迪等优秀班主任做经验分享。精心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的专业职业化辅导员队伍,提升管理育人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做青年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范,努力做“四有”好老师。
3.良好育人生态,离不开学生的励志与奋斗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极力克服懒散、自私、眼高手低、意志力不强等缺点,构筑良好育人生态自然离不开学生这个高校主体的励志和奋斗。《孟子·告子下》里曾讲:“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青年学子从严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奋力拼搏,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养成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习惯,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以致最好的自己,方能不枉青春岁月。
《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学子要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与民族历史重任结合起来。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有责任、有担当,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有为新青年,树立爱国心、报国志,让爱国成为破茧成蝶的不竭动力,让青春绽放光彩,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数学学院遵循“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以夯实数学基础、强化数学应用、注重学科特长为核心,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研究型与应用型数学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核心课程导师挂牌制等举措,精心打造个性化、专业化的学生成长成才之路,建立了专门化人才选拔、培养的新模式,在提升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等取得突破性成绩,毕业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一大批毕业学生已成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全院师生正在为构筑良好育人生态,全力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