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巩固深化“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外国语学院紧扣活动要求,坚持以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予以汇报:
一、融汇学校要求,促摸排工作走深走实
《关于推进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巩固深化“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将此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作为学校“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内容进行落实,深入贯彻“以生为本”工作理念,聚焦为学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确定了“固定年级+不同年级”,“语言大类+具体专业”,“正式座谈+小组互动”“会议室+教室宿舍等”,“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摸排思路,即学工干部集体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进行问题征集,各年级辅导员通过“四进”、问卷调查等线上下结合的方式,深入调查分析,广泛征集“实事”事项。
二、融聚学院力量,促解决实事落地有声
学院在梳理前期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征集问题,形成了“我为学生办实事”项目清单,共分为4项“一院一事”问题和4项“一员一案”问题。
首先是“一院一事”问题。一是学院2022届本科考研比例高达71.43%,学生对考研服务的需求很高,如何提升学生的考研成功率也是就业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学院前期通过召开考研形势大会,帮助学生树立合理考研目标,并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分类对学生进行考研的培训帮扶。二是作为语言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在语音教室学习,使用频率较高,有许多耳机已有损坏,学院对损坏的设备进行了及时的维护,并及时的更新升级。三是作为翻译硕士专业的研究生,在研二阶段都要外出实习,高质量的实习单位是学生急需的,学院为此一直在努力,与相关翻译公司、学校建立合作,丰富就业基地,保障学生的实习需求。四是有许多学生反应对于外教的授课方式存在困惑,学院在了解后立刻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了听课,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外教授课质量。
其次是“一员一案”问题。一是英语专业口语学习的需求,学院了解后立刻联系专业教师,重启“晨曦之声”活动,学生每天早晨在“玉兰湖”附近自愿进行晨读,晨读内容由专业教师把握。二是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后,存在一个老师指导不同年级学生数量多的问题,有时存在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学院通过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加强导师管理考核两个方向努力,充分提升本科生导师的辅导效果。三是俄语专业作为2020年新设立的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部分急需专门的活动场所,学院通过整合办公资源进行了活动场所的满足。四是作为语言专业,有专业类证书考试的要求,学生也有专业类证书考试培训的需求,学院联系专业教师进行了相关的讲解培训。
三、计划
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学院形成了台账,学院党委召开专项会议对问题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责任人,明确计划完成时间。对于能及时解决的立刻进行解决,对于需要长时间解决的,整合院内外资源进行解决,确保“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